近日,必威棋牌网址研究团队在暗物质探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校高级工程师周经纬、教授荣星等人基于超导量子比特体系,提出一种可扩展的暗物质搜寻架构,并成功在多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完成了原理性实验验证。该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现代天文学与宇宙学观测表明,暗物质约占宇宙总质量的25%。近年来,以轴子和暗光子为代表的超轻玻色子暗物质成为备受关注的暗物质候选者。理论预言,超轻暗物质可能的质量范围约为1-100微电子伏特,并且与普通物质之间仅存在极微弱的相互作用。国际上已开展一系列超轻暗物质搜寻的实验研究,但是仍面临技术挑战:共振式探测器灵敏度高但探测带宽有限,非共振式探测器虽覆盖范围广却灵敏度不足,测量范围与探测灵敏度难以兼顾。

图:(a)可扩展的暗物质搜寻架构的预期界限;(b)原理性验证实验给出的界限。
为解决这一难题,whrgc027团队创新性地提出,利用微纳加工技术,在单个芯片上集成多个频率可调的超导量子比特,形成可扩展的暗物质搜寻架构。该架构可以实现对暗物质多能区同步开展高灵敏扫描探测,从而有望解决测量范围与灵敏度难以兼顾的问题。
研究团队研制了一款三比特超导量子芯片,同时对三个不同能区的暗光子进行搜寻,并给出了相应区间内最严格的暗光子-光子耦合界限,实验结果相较此前基于天文观测的界限提升了1至2个数量级。
这项工作展示了超导量子比特在粒子物理领域的应用前景,为未来实现更宽质量区间、更高精度的暗物质探测提供了基础。
记者:许晖 来源:安徽之声 2025-11-04
原文链接:https://console.ahsx.ahtv.cn/web/cms/rmt0087_html/0/0rmhlm/mt/ahzs/220282.shtml?share=true&type=1&articleid=220282